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控温控湿植物培养箱,包括箱体、内部环境控制系统,在所述箱体内部自下而上由底层进气层、多孔分散层、加热层、水箱层、植物生长空间层和顶部排气层;顶部排气层的进气孔与植物生长空间层顶部空间连通,水箱层作为植物的根系生长基质承载装置,并作为供水装置;设置加湿装置,将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测试端分别设置于箱体内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信号端分别与电控箱的信号接收端连接;电控箱还设置信号端分别与驱动气流的动力装置、加热层、加湿装置的信号端连接,形成自动控温控湿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自动控温控湿优化种植环境,设备集成度高,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结构简单,方便维护和使用。和使用。和使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植物种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调控种植环境的植物种植装置,应用于植物培养
[0002]当前植物培养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不高,种植效率不够理想,且操作不便,通用性不强,实验室经常需要种植水培植物快速培养至苗期,因此设计并制作了一款功能为自动可控温控湿控光照的植物培养箱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控温控湿植物培养箱,能实现自动控温控湿优化种植环境,设备集成度高,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结构简单,方便维护和使用。[0004]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创造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0005]一种自动控温控湿植物培养箱,包括箱体、内部环境控制系统,在所述箱体内部自下而上依次由底层进气层、多孔分散层、加热层、水箱层、植物生长空间层和顶部排气层;所述底层进气层内部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进气总管,所述底层进气层的气体出口与多孔分散层的一系列分散设置的出气孔连通,然后依次穿过加热层、水箱层,与植物生长空间层连通,形成气体流通空间,顶部排气层的进气孔与植物生长空间层顶部空间连通,顶部排气层设有总出气管与外界连通,形成箱体内设置的换气管路系统,在换气管路系统中设置驱动气流的动力装置;水箱层作为植物的根系生长基质承载装置,并作为供水装置;[0006]在箱体外部设置电控箱,在箱体上设置加湿装置,将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测试端分别设置于箱体内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信号端分别与电控箱的信号接收端连接;电控箱还设置信号端分别与驱动气流的动力装置、加热层、加湿装置的信号端连接,形成自动控温控湿系统。[0007]优选地,箱体由内外两层箱体组成,LD乐动 乐动体育在箱体上设有可开关的门,在门上设有观察箱体内部植物生长状态的透明观察窗,门和观察窗分别与箱体的连接处设置橡胶圈,形成密封结构。[0008]优选地,在内外两层箱体之间填充保温隔热棉,形成隔热结构。[0009]优选地,驱动气流的动力装置采用抽风机,抽风机设置在总出气管的末端,作为将总出气管抽排到箱体外部的动力装置。[0010]优选地,在箱体内部或外部设置制冷压缩机,作为对箱体内部进行降温的能量交换装置,电控箱的信号端与制冷压缩机的信号端连接。[0011]优选地,在所述底层进气层中设置至少两个底部分支气管,各底部分支气管的一端与进气总管连通,其另一端与多孔分散层的多个出气孔连通;[0012]优选地,在所述顶部排气层中设置至少两个顶部分支气管,各顶部分支气管的一端与总出气管连通,其另一端与植物生长空间层连通。[0013]优选地,加热层设置至少两根加热管,电控箱的信号端与加热管的信号端连接。[0014]优选地,水箱层包括水箱架层和水箱,水箱架层为镂空结构,水箱安装在水箱架层上。[0015]优选地,在箱体内部的植物生长空间层顶部设置LED植物培养灯,电控箱的信号端与LED植物培养灯的信号端连接。[0016]优选地,加湿装置采用喷雾器,作为箱体内部的水雾输送装置。[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实质性特点和优点:[0018]1.本技术装置能自动可控温控湿控光照,进行植物培养环境的自有优化调节,能将种植水培植物快速培养至苗期,使用方便;[0019]2.本技术装置能够根据温湿度传感器传输的信号,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湿度条件为基准,通过植物灯的开关控制光照条件,自动控制加热降温加湿设备;[0020]3.本技术装置的进气层后接入分散层,既可以将底端进来的空气均匀分散于整个箱体,使得箱内的植物周围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得到整体的稳定。另外对于上层加热层来说,能够加热均匀的空气,避免了箱体内气体温度局部过热;[0021]4.本技术装置的电路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温湿度传感器传输的信号,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湿度条件为基准,通过植物灯的开关控制光照条件,自动控制加热降温加湿设备;[0022]5.本技术装置市场应用前景极为看好,并且该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维护简单。附图说明[0023]图1为本技术自动控温控湿植物培养箱的外部主要结构示意图。[0024]图2为本技术自动控温控湿植物培养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25]图3为本技术自动控温控湿植物培养箱的底层进气层结构示意图。[0026]图4为本技术自动控温控湿植物培养箱的多孔分散层结构示意图。LD乐动 乐动体育[0027]图5为本技术自动控温控湿植物培养箱的加热层结构示意图。[0028]图6为本技术自动控温控湿植物培养箱的水箱层结构示意图。[0029]图7为本技术自动控温控湿植物培养箱的加湿和光照装置结构示意图。[0030]图8为本技术自动控温控湿植物培养箱的顶部排气层结构示意图。[0031]图9为本技术自动控温控湿植物培养箱的制冷装置结构示意图。[0032]图10为本技术自动控温控湿植物培养箱的自动控制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0033]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详述如下:[0034]实施例一:[0035]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一种自动控温控湿植物培养箱,包括箱体1,还包括内部环境控制系统,在所述箱体内部自下而上依次由底层进气层4、多孔分散层5、加热层6、水箱层7、植物生长空间层和顶部排气层11;[0036]所述底层进气层4内部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进气总管16,所述底层进气层4的气体出口与多孔分散层5的一系列分散设置的出气孔连通,然后依次穿过加热层6、水箱层7,与植物生长空间层连通,形成气体流通空间,顶部排气层11的进气孔与植物生长空间层顶部空间连通,顶部排气层11设有总出气管21与外界连通,形成箱体内设置的换气管路系统,在换气管路系统中设置驱动气流的动力装置;[0037]水箱层7作为植物的根系生长基质承载装置,并作为供水装置;[0038]在箱体1外部设置电控箱15,在箱体1上设置加湿装置9,将温度传感器13和湿度传感器14的测试端分别设置于箱体1内部,温度传感器13和湿度传感器14信号端分别与电控箱15的信号接收端连接;电控箱15还设置信号端分别与驱动气流的动力装置、加热层6、加湿装置9的信号端连接,形成自动控温控湿系统。[0039]本实施例自动控温控湿植物培养箱,能实现自动控温控湿优化种植环境,设备集成度高,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结构简单,方便维护和使用。本实施装置降低了使用成本;可广泛应用于植物种植,适合推广应用。[0040]实施例二[004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特别之处在于:[0042]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由内外两层箱体组成,在箱体1上设有可开关的门2,在门2上
1.一种自动控温控湿植物培养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部环境控制系统,在所述箱体内部自下而上依次由底层进气层(4)、多孔分散层(5)、加热层(6)、水箱层(7)、植物生长空间层和顶部排气层(11);所述底层进气层(4)内部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进气总管(16),所述底层进气层(4)的气体出口与多孔分散层(5)的一系列分散设置的出气孔连通,然后依次穿过加热层(6)、水箱层(7),与植物生长空间层连通,形成气体流通空间,顶部排气层(11)的进气孔与植物生长空间层顶部空间连通,顶部排气层(11)设有总出气管(21)与外界连通,形成箱体内设置的换气管路系统,在换气管路系统中设置驱动气流的动力装置;水箱层(7)作为植物的根系生长基质承载装置,并作为供水装置;在箱体(1)外部设置电控箱(15),在箱体(1)上设置加湿装置(9),将温度传感器(13)和湿度传感器(14)的测试端分别设置于箱体(1)内部,温度传感器(13)和湿度传感器(14)信号端分别与电控箱(15)的信号接收端连接;电控箱(15)还设置信号端分别与驱动气流的动力装置、加热层(6)、加湿装置(9)的信号端连接,形成自动控温控湿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控温控湿植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箱体(1)由内外两层箱体组成,在箱体(1)上设有可开关的门(2),在门(2)上设有观察箱体(1)内部植物生长状态的透明观察窗,门(2)和观察窗分别与箱体(1)的连接处设置橡胶圈(3),形成密封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动控温控湿植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在内外两层箱体之间填充保温隔热棉,形成隔热结构。4.根据权...